date:2022-12-15 14:31:42
免疫熒光實驗原理
免疫熒光(IF)是使用顯微鏡深入了解細胞結構和過程的有效方法。此方法可評估特定蛋白質的表達和位置,使得免疫熒光成為科學家解決許多細胞生物學問題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免疫熒光實驗基于以下主要步驟:
1.特異性抗體與感興趣的蛋白質結合。
2.熒光染料與這些免疫復合物偶聯,以便使用顯微鏡觀察感興趣的蛋白質。
內皮細胞中vWF的免疫熒光染色。肌動蛋白用phalloidin染色(綠色),細胞核用DAPI染色(藍色)。
區分直接和間接免疫熒光。在直接免疫熒光中,一抗直接偶聯到熒光團(也稱為熒光色素),便于處理和快速可視化。在間接免疫熒光中,使用特異性結合一抗的二級熒光團偶聯抗體來可視化感興趣的結。
盡管di二種方法比直接免疫熒光更耗時,但它有幾個顯著的優勢,比如它通常更便宜,因為二抗可以用于不同的一抗。此外,通過結合多個一抗和特定的二抗(每個抗體都用不同的熒光團標記),可以在單個樣品中平行特異地顯示多個蛋白質(多色免疫熒光)。
免疫熒光染色:典型的工作流程
每個免疫熒光染色方案由培養、固定、染色、成像四個主要步驟組成,可細分如下:
免疫熒光染色是一種非常敏感的方法,可能需要排除故障《免疫英冠染色故障排除指南》。方案中的微小變化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,而這些結果不再具有可比性。因此,在您的特定方案中精確地保持完全相同的條件是非常重要的(例如,細胞密度、抗體稀釋度、培養溫度和培養時間)。
免疫熒光實驗方案對比
傳統染色與ibidi方案染色
當使用任何ibidi解決方案時,ibidi的免疫熒光染色方案比傳統方案要簡便快速的多。無需在松散的蓋玻片上生長細胞,細胞可直接在ibidi玻片上生長和染色。
用于免疫熒光應用的各種ibidi產品
更多ibidi相關產品的免疫熒光實驗應用可查閱我們雷萌公眾號相關文章!
參考文獻
K.G. Zyner, A. Simeone, S.M. Flynn, et al. G-quadruplex DNA structures in human stem cells and differentiation. Nat Commun, 2022, 10.1038/s41467-021-27719-1
C. Xu, et al. NPTX2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growth and liver metastasis by the activation of the canonical Wnt/beta-catenin pathway via FZD6. Cell Death & Disease, 2019, 10.1038/s41419-019-1467-7
Kobayashi, T., et al. Principles of early human development and germ cell program from conserved model systems. Nature, 2017, 10.1038/nature22812
H. Tada et al.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Gingipain-Dependently Enhances IL-33 Production in 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ls. PloS one, 2016, 10.1371/journal.pone.0152794
Read article